澳通金服 “市值退市”第一股的思考
澳通金服
■韩忠益
最新的主板A股(含A+B股)的市值退市标准将从今年10月30日开始,届时才是从3亿元提高至5亿元,B股、创业板及科创板的退市标准维持3亿元不变。而在4月30日至10月30日期间的过渡期内,主板市值退市标准依然是3亿元。
上周三,广汇汽车(600297)开盘即跌停,股价仅为每股0.78元,这已经是广汇汽车连续第20个交易日收盘低于每股1元。这家24年前上市的老牌上市公司,曾经作为国内汽车经销商巨头之一,建立了覆盖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全国汽车经销网络,共运营735个营业网点。在2011年—2023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颁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中,广汇汽车均位居前列。然而这些年来,汽车行业价格竞争十分激烈,广汇汽车预计2024年上半年预计亏损5.83亿元至6.99亿元。
按照上交所的交易规则,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将被终止上市交易,这一规则也被称为“面值退市”,广汇汽车已经公告于7月21日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终止上市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坦率说,近些年来,“面值退市”已经不新鲜,不管是民资背景的上市公司,还是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都有在这一规则下黯然落幕的案例。2023年有45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流程,其中股价低于面值退市的多达13家。
本周,A股“市值退市”第一股也“诞生”了。是哪家?就是曾经大名鼎鼎的深天地(*ST深天(000023)),它也是深市的老牌上市公司。
前不久,笔者刚刚写过上海市场的老牌上市公司“界龙实业”的退市,没想到,深天地也步人了后尘。这些认购证时代的上市公司接连退场,对如今“耐心资本”是个考验。什么是“耐心资本”,简言之,就是让你拿住筹码,与企业一起成长。可是如果遇人不淑,遭遇渣股,难免捶胸顿足。还是以界龙实业(也就是后来的*ST易连(600836))为例,上市30年,到底为市场提供了什么价值?除了偶尔有个投机的炒作行情,投资者在这样的公司身上根本不可能找到“耐心资本”能成功的依据,可怜的是小散欲哭无泪。
那*ST深天冠上A股“市值退市”第一股又是存在什么问题呢?深天地(*ST深天)是1993年4月29日上市的,比界龙还早一年。当年房地产鼎盛时期,深天地也曾高歌猛进,但如今却日渐式微。从2020年底起,*ST深天的股价急转直下,一步一步迈向深渊。数据显示,2024年5月13日,*ST深天的总市值一度跌至2.84亿元,后在3亿元上下波动。从6月27日开始,*ST深天总市值再也没有爬上过3亿元。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将触发退市。在这之前,A股尚未出现真正的因为市值不达标而退市的案例,因此,*ST深天这次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此前也出现过一家上市公司因为“市值退市”的,但那是B股。
需要说明的是,有投资者抱怨说低于5亿元才会市值退市,为何低于3亿元也要退市?其实最新的主板A股(含A+B股)的市值退市标准将从今年10月30日开始,届时才是从3亿元提高至5亿元,B股、创业板及科创板的退市标准维持3亿元不变。而在4月30日至10月30日期间的过渡期内,主板市值退市标准依然是3亿元。
那走到退市这一步的*ST深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根据*ST深天公告披露,截至2023年年报披露日,*ST深天实控人林宏润及其关联人于2023年5月4日以预付材料款的名义形成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37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685%。截至目前,这笔资金未见有收回相关消息。再往前推,2023年8月30日,还没戴星的ST深天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值得关注的是,同日,公司实控人也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理由同样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据此,笔者推测被立案或跟此前曝出的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有关。有意思的是,林宏润及控股股东广东君浩早已进入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股权出质、股权冻结情形,但公司考虑到若对其提起诉讼很大可能执行不到有价值的资产,反而浪费高昂诉讼成本,从公司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公司暂未对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提起诉讼。
界龙实业退市祸起十亿元预付款不知去向,深天地退市也是因为大股东以预付材料款的名义形成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这样一种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投资者是防不胜防的。
需要提醒的是,A股中还有不少上市已经有些年头但基本面不佳的公司,这些企业刚上市时都有做成“百年老店”的愿景,然而时过境迁,在各种原因之下澳通金服,初心不再。更让人失望的是,它们虽然上市时间较早,但产业结构较单一,未能主动跟随国家产业战略及时调整经营方向,也没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葆争先本色,这些企业的通病,就是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收入和利润下滑严重,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最终被资本市场淘汰实属必然。说到底,企业不能以上市为终点,早期上市的传统行业要不断顺应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变化,而不是等减持完毕后就得过且过,最后混到退市为止。